前紡工藝對成品質量的影響
隨著現(xiàn)代紡織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紡織品國際貿易量的增大,紡織產(chǎn)品品種的多樣化,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對優(yōu)質棉紗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國產(chǎn)棉紗線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多的成紗棉結不僅嚴重影響成紗與布面的質量外觀,而且還影響染整加工及紡紗、織造過程的連續(xù)性。因此,“93標準”比"78標準”增加了棉結粒數(shù)的考核,成紗棉結成為衡量紗線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在生產(chǎn)過程中如何對成紗棉結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最終產(chǎn)品的質量,也就成了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1 棉結的定義與檢驗方法
經(jīng)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棉結有60—70%是由原棉性能不良所造成的,但也有是因為紡紗工藝不良所造成的。根據(jù)GB/T398—93標準規(guī)定,棉結是由纖維、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軋工質量不良或紡紗過程中處理不善集結而成。其檢驗方法為:在不低于400lx的照度下,光線從左后側射入,檢驗面的安裝角度與水平面成45°±5°角,檢驗者的視線與紗條成垂直線,檢驗距離以檢驗人員的目力在辯認疵點時不費力為原則。
2 原棉性能與成紗棉結的關系
關于原棉各項物理性能與成紗棉結的關系,近幾年來,國內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成熟度好的棉纖維,它的吸濕能力小,單纖維強力大,天然卷曲多,纖維的彈性、剛性好,因此,其抗拉,抗壓、抗彎的能力強,在加工過程中不易受損傷,纖維在受表面磨擦而受搓、揉、糾纏形成棉結的機會少,同時,纖維在開松、打擊、分梳、牽伸過程中承受機械力作用而產(chǎn)生損傷、斷裂也少,短纖維率的增加少,因此,棉結形成的機會就少,成熟系數(shù)與成紗棉結粒數(shù)的關系見圖1。
3 梳棉工藝與成紗棉結的關系
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棉網(wǎng)上棉結的多少,基本上決定了成紗的棉結數(shù)。因此,如何減少棉網(wǎng)棉結數(shù),提高梳棉機的分梳效果對控制成紗棉結非常關鍵。通過我校實習工廠生產(chǎn)實踐,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合理分配清梳落棉,提高棉卷結構質量
對一般大而易分離排除的大雜質由開清棉工序排除;對粘附力較大的帶纖維的細小雜質,由梳棉工序清除。對梳棉工序本身而言,棉卷中的不孕籽和僵棉、死纖維,在刺輥部分排除,而帶纖維籽屑和纖維細雜以及棉結、短絨等則在錫林蓋板部分排除,同時,注重提高棉卷結構,注意減少棉卷中易形成棉網(wǎng)棉結的勾形棉束和松棉束的數(shù)量。在一般情況下,刺輥部分的除雜效率控制在50-60%之間,而錫林蓋板部分的除雜效率控制在3-10%,生條的含雜率控制在0.15%以下。因此,刺輥部分是梳棉工序除雜的重點,可以通過調整刺輥落雜區(qū)工藝,改變落雜區(qū)的分梳除雜元件、落雜區(qū)長度和主要隔距,加強對棉結雜質的排除。
3.2 提高梳棉機的分梳效能
梳棉機的強分梳,可使纖維單纖化程度提高,這不僅有利于纖維和雜質的分離、減少纖維的相互糾纏,同時還可以松解棉卷中帶來的部分棉結。因此,我們對錫林、蓋板、道夫、刺輥針布選用了分梳效果好的新型針布,并對錫林蓋板、錫林道夫、錫林刺輥、刺輥給棉板這些部位采用較小的隔距。既增強了刺輥部分握持梳理的能力,又提高了錫林、蓋板部分自由梳理和反復梳理的效能:試驗如表1、表2、表3所示。
從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低速緊隔距生條棉結數(shù)量比高速緊隔距棉結數(shù)量多;蓋板隔距增大,生條棉結數(shù)量顯著增加;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B5方案生成棉結數(shù)比B2方案顯著減少。增加錫林速度,梳理度增大,使纖維梳理充分,容易排除棉結,同時,單位針面和纖維上受到的平均梳理力下降,纖維不易受力而伸長過大,可以減少由于纖維回彈形成的棉結和纖維斷裂形成的棉結。緊隔距使針齒與纖維的接觸多,纖維易被針齒握持,針齒刺入纖維深,分梳作用增強,棉結易排除。
3.3 改善纖維轉移情況,減少新棉結的形成
梳棉機上形成新棉結的根本原因是纖維間的搓轉和擦轉,而返花、繞花和掛花等不正?,F(xiàn)象,常易造成劇烈摩擦,從而導致纖維搓轉和擦轉而形成棉結。返花、繞花和掛花的主要原因是速比或隔距配置不當,或開松梳理元件的鋒利光潔度不夠。因此針對上述產(chǎn)生原因,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相應措施,以消除纖維搓轉和劇烈的摩擦現(xiàn)象。一是正確配置錫林刺輥的速比,保證纖維能正常轉移,減少返花;二是重視梳理元件狀態(tài),"四鋒一準"才能梳理奸,刺輥、錫林,蓋板、道夫針齒保持鋒利,穿刺性好,保證各部分的隔距準確;三是保證纖維經(jīng)過的通道光潔、順暢,以減少纖維在運動過程中的掛花現(xiàn)象。
3.4加強溫濕度管理,控制纖維上機回潮
棉纖維在高溫高濕下的塑性大,抗彎性能差,纖維間易粘連,易形成棉結,特別是成熟度差的原棉,在高溫高濕下,更易吸收水分,形成棉結,又因高溫高濕下的纖維彈性差,在蓋板工作區(qū)往往會由于未被梳開而搓轉成棉結。因此,使梳棉工序保持較低的相對濕度,一般為55-60%,使纖維處于連續(xù)放濕狀態(tài),以控制半制品的回潮率,使纖維間抱合力減小,保持較好的彈性和剛性,有利于開松、除雜、分梳和轉移,減少纖維與針齒間的摩擦和充塞針隙現(xiàn)象:
4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1)成熟度差的纖維,在加工過程中形成棉結的概率要比正常的棉纖維形成棉結的概率大
(2)梳棉工序的工藝配置是影響棉結多少的關鍵,加強剌輥部分的排除棉結雜質的效果,要貫徹"緊隔距,強分梳"的工藝原則,適當增加錫林轉速,并注意做好"四鋒一準",改善纖維的轉移,有利于減少新棉結的形成。
(3)梳棉工序要加強溫濕度的控制,以減少棉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