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市場分析和技術進展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選擇乙二醇銻以及至少一種錳、鋅、鈣、鈷、鉛等金屬醋酸鹽共同組成高效催化劑體系,在2L間歇聚合釜和2m3半連續(xù)聚酯裝置上考察了高效催化劑的催化作用。與常規(guī)催化劑相比,使用高效催化劑可顯著提高縮聚反應速度,縮短縮聚反應時間20%以上,制備的聚酯切片質量指標達到常規(guī)催化劑制備切片的水平,切片的熱穩(wěn)定性、可紡性和染色性能良好,縮聚反應宏觀動力學研究也表明使用高效催化劑的縮聚反應速率常數(shù)明顯高于常規(guī)催化劑。
近10年來,為改善環(huán)保和提高效益,致力于開發(fā)不含銻等重金屬的新型催化劑,如吉瑪公司用鋁、鍺等金屬,采用沸石、硅藻土等作載體,開發(fā)了Ecoat催化劑,其使用效果與銻類催化劑相當。Acordis公司開發(fā)基于TiO2的催化劑C-94,用該催化劑生產的聚酯,其外觀及后加工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銻催化劑生產的聚酯。英國Syneti公司將生產聚酯的鈦基催化劑推向工業(yè)化,這種催化劑比常規(guī)的銻基催化劑可提高聚酯產率15%,成為解決裝置瓶頸制約的廉價方案。該催化劑由螯合的配位體環(huán)繞Ti核心構成,帶有配位體的催化金屬可很好地控制聚合,可生成無色的產品。而常規(guī)的鈦的醇鹽催化劑使反應太快,會生成副產品,致使聚合物顏色發(fā)黃。這種催化劑為可水解的穩(wěn)定液體,完全可與反應物乙二醇互溶,而氧化銻催化劑需在高溫下進行特殊處理才能分散。使用新催化劑的聚合物產品中剩余的金屬含量為銻基催化劑的1/10。日本東洋紡織(Toyobo)公司開發(fā)的新催化劑,其生產的聚酯樹脂質量與用鍺催化劑生產的高度透明和耐熱的瓶級樹脂質量相同,但新催化劑費用比鍺型催化劑要低許多。新催化劑由幾種未透露的金屬組成,生產工藝條件與鍺催化劑制造聚酯纖維、聚酯薄膜和瓶級聚酯樹脂所用條件相似,為250~300℃和約10-1Torr。然而與鍺催化劑不同,新催化劑不會使樹脂留下深暗色或殘留的物質。該催化劑已將用于該公司的聚酯裝置。
信賴公司將采用杜邦公司NG-3樹脂技術在印度哈吉拉建設22萬噸/年聚酯瓶級樹脂裝置。該裝置鄰近信賴公司現(xiàn)有的8萬噸/年聚酯裝置。新裝置在世界上首次采用NG-3工藝,生產高分子量瓶級聚酯樹脂,用途包括碳酸軟飲料和瓶裝飲用水包裝。杜邦最近將UOP公司Sinco固態(tài)聚合技術組合到NG-3工藝中,據(jù)稱,采用NG-3技術可大大降低20萬噸/年以上PET裝置建設費用。
Ems伊文達-費希爾(Inventa-Fisher)公司開發(fā)了創(chuàng)新的聚酯反應器技術,可降低生產聚酯的原材料消耗和提高產率。這種稱為ESPRE的塔式反應器可使轉化費用降低26%,提高銷售收益22%和改進聚酯質量。該反應器可用于靈活地生產所有聚酯家族,包括PET、PTT、PEN和PBT及其共聚酯。在新工藝中,酯化和縮聚同時在降低了壓力和高溫下進行,有利于反應??杀苊鈾C械混合,反應體系自動進行,采用反應氣體或情性氣體完成相互混合。利用新反應器的反應體系,可避免產生不需要的副產物,可避免反應死區(qū),也可達到優(yōu)化的分子分布。除有一套1噸/天的中型裝置外,現(xiàn)已有三套聚酯裝置采用新的反應器技術:德國240噸/天裝置正在建設中,荷蘭180噸/天裝置處于基礎工程階段,中國臺灣120噸/天裝置已決定采用。
中國生產消費現(xiàn)狀和預測
我國聚酯的生產起步較晚,70年代開始形成上海、天津、遼陽等生產基地,80年代國產間歇式、半連續(xù)的小聚酯生產裝置建設較多,據(jù)統(tǒng)計已有110家以上。
資料表明,全國93家較大聚酯生產廠總聚酯生產能力已由1997年334萬噸/年增加到2000年676萬噸/年,2001年底約達到730萬噸/年。2002年我國聚酯生產能力同比增加200萬噸/年以上,一舉突破1000萬噸/年大關,達到1100萬噸/年,占世界聚酯總生產能力的1/4以上,居世界聚酯生產的首位。預計2003和2004年我國聚酯生產能力將分別達到1438萬噸/年和1600萬噸/年。
目前我國主要聚酯生產企業(yè)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公司。中國石化2001年聚酯產量達到202.9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9.2%。中國石油2001年產量為46.6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5.9%。目前主要的40多家聚酯生產企業(yè),2001年產量在1萬噸以上的企業(yè)有29家,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yè)有9家,在30萬噸以上的企業(yè)有4家。儀征化纖公司是目前我國聚酯生產能力和產量最大的企業(yè),2001年聚酯產量達到110.8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7.8%;其次是遼陽石化公司,2001年產量40.75萬噸,占13.9%;上海石化公司居第三位,2001年產量為38.35萬噸,占13.1%。2002年國內主要聚酯切片生產廠產量見表10。2002年上海石化公司產量達到42萬噸,遼陽石油化纖公司達40萬噸,洛陽石化公司達22萬噸,天津石化公司達21萬噸。
2003年我國共有100多家聚酯生產企業(yè),其中小聚酯(指采用間隙法生產工藝的裝置)企業(yè)有近70家,為大聚酯企業(yè)總數(shù)的2倍多,而產能約占全國總生產能力的32%。我國現(xiàn)在最大的聚酯生產企業(yè)是中石化儀征化纖股份公司,總年產能力達到120萬噸,已成為世界十大聚酯生產企業(yè)之一。除儀征化纖外,我國聚酯大型企業(yè)還有遼陽石油化纖公司、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翔鷺滌綸紡纖(廈門)有限公司。上述5大企業(yè)的生產能力約占全國總產能的1/3。
近年仍有一些新廠在建。為滿足國內飲料水廠商對PET塑料瓶的需求,常州華源公司與意大利Radici公司合資建成12萬噸/年聚酯樹脂廠,2002年底擴增至20萬噸/年(PTA和EG原料由日本廠商供應),2003年擴增至27萬噸/年,2005年擬再增加一條生產線,使產能擴增至42萬噸/年。該項目采用Radici公司工程子公司Noyvallesena公司專有技術,總投資約為2億美元。
上海聯(lián)吉合纖公司(上?;w集團公司、德國吉瑪公司和滬光國際上海發(fā)展公司的合資企業(yè))投資2.75億元建設聚酯三期工程,1994年以來已建成7萬噸/年聚酯切片、3萬噸/年直紡滌綸短纖維工程,聚酯切片產量現(xiàn)已提高到10萬噸/年,三期工程建成后可形成25萬噸/年纖維級聚酯切片、3萬噸/年直紡滌綸短纖維能力。
濟南齊魯化纖集團16萬噸/年聚酯項目于2003年2月建成投產,其主要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2%。與該項目配套的7萬噸直紡短纖維項目于2002年上半年投產。
吉瑪公司將為中國吳江化纖編織廠建設世界規(guī)模級聚酯裝置,為吳江的聚酯縮聚裝置提供技術、設備、工程和開工服務,裝置能力為35萬噸/年紡織級聚酯,約90%產能用于直紡生產POY和FDY,其余生產聚酯紡織切片。
吳江化纖廠新裝置將外購30萬噸/年精對苯二甲酸(PTA)和12萬噸/年乙二醇。該裝置合同價值約3000萬美元,計劃2004年4月建成。新裝置建成后該公司還將進一步追加投資。吉瑪公司還為江陰華西毛紡廠建設一套紡織級聚酯裝置,裝置能力為21萬噸/年。另外,吉瑪公司還為世界上最大的聚酯廠之一儀征化纖公司建設1800噸/天紡織級聚酯裝置。儀征化纖擬使其聚酯纖維能力擴能50萬噸/年,到2005年達到150萬噸/年。
廈門翔鷺石化公司45萬噸/年聚酯裝置于2003年建成。
儀華東麗聚酯薄膜公司(YTP)(東麗公司和儀征的儀華集團50/50合資企業(yè))使儀征6000噸/年聚酯薄膜能力到2003年底達到1.5萬噸/年。YTP也計劃另建1萬噸/年裝置,定于2004年完成。新裝置目標是特殊工業(yè)用途,如電容器和干膜光敏電阻。
Ems子公司——伊文達-費希爾(Inventa-Fischer)公司至今己承接了中國好幾套聚酯項目。伊文達-費希爾公司為浙江紹興的浙江歐亞薄膜材料公司建設24萬噸/年聚酯裝置,定于2005年中期投產,項目投資超過5800萬美元。項目合同包括設計、工藝設備供應、工程監(jiān)管和開工投運。伊文達-費希爾公司為江蘇太倉奧嬌(Senjo)化學纖維公司建設4.8萬噸/年聚酯裝置,生產聚酯切片,投資為5380萬美元,定于2005年初建成。伊文達-費希爾公司還為山東淄博新材料公司建設20萬噸/年聚酯熔體和切片裝置,項目投資為1180萬美元,定于2005年中期建成。
由德國吉瑪公司與常州塑料集團合資組建的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在常州開工建設。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項目投資總額為2998萬美元,注冊資本為1200萬美元,其中常州塑料集團出資額占注冊資本的75%。該項目位于常州高新區(qū)圩塘工業(yè)園,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預計2004年年底建成投產。新公司將主要從事PET瓶級、膜級聚酯切片產品的生產銷售,年產量為22萬噸,預計50%的產品銷往國際市場,年銷售收入可達15億元。
1999年至今,我國民營聚酯企業(yè)激增,聚酯生產能力急劇膨脹。到2002年底,民營企業(yè)的聚酯生產能力已占我國總生產能力的40%左右,目前纖維級聚酯已出現(xiàn)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狀況。
近年我國聚酯生產能力大幅度增長,產量也同步上升,自1985年以來,聚酯產量一直以兩位數(shù)的速度增長,中國聚酯產量已由1995年179.1萬噸增加到2001年632.5萬噸,2002年聚酯產量已達到776.1萬噸,2002年國內聚酯生產能力達到850萬噸,產量和增長幅度己遠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我國現(xiàn)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聚酯生產國。2002年聚酯表觀消費量已達786.9萬噸。因近年國內聚酯樹脂和滌綸產品需求量較大,每年進口總量均在100萬噸以上。
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國聚酯生產能力達到和將分別達到1438萬噸、1600萬噸和1696萬噸,聚酯產量將分別達到973萬噸、1162萬噸和1253萬噸。占世界總產量比例將從1995年9%、2002年25%提高到2005年27%。預計到2010年在世界十大聚酯生產商中,中國將至少占有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