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改革與服務漲價的矛盾統(tǒng)一論
財政部綜合司司長王保安解讀了下一階段財政8項重點工作,下一階段工資改革重點為“限高、穩(wěn)中、托低”,高收入人群的補貼將遭削減(華夏時報11月8日報道)。
地球人都知道,部分政府公務員、壟斷國企員工的收入之所以高,并不高在那張工資表上,更隱含在五花八門的補貼福利上,其中有符合國家政策的社會性福利,比如住房公積金、崗位補貼、職務津貼等;有打政策擦邊球的,比如月度獎、季度獎、年終獎;還有通過市場獲取的“利潤分配”,比如工行一上市,就有風傳說至少有上百員工通過持股,成為千萬富翁;具有中國特色的補貼制度如同魔方,不斷變換成各種衍生品種,令人目不暇接。
于是,財政部在下一階段工資分配改革中,決心要對補貼制度動刀,要想辦法削減上述群體的高福利、高補貼。然而,正由于補貼是公開的、半公開的乃至隱性的,其來源渠道多元化、發(fā)放手法隱蔽化,使得削減高收入人群補貼,不知要跨越多少計劃與現(xiàn)實間的鴻溝,才可能達成部分目的。
尤其令財政部為難的是,目前我們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相當多的經濟領域還殘留著政府管制,不少國企依托行政保護優(yōu)勢,形成所處領域的絕對壟斷態(tài)勢,兩種利益又容易產生交集,從而形成盤根錯節(jié)、你中有我的復雜局面。以最近令人矚目的一起新聞為例,江蘇省物價局自上月25日起公布擬調價的137個醫(yī)療服務項目后,涉及91.2%的項目價格上漲,遭到社會各界人士反對,該局決定暫緩推出各項基本醫(yī)療服務新價。
醫(yī)療領域由于近年來費用飛漲、民生負擔沉重,而一直為人詬病。相關職能機構也多次加大監(jiān)控力度,從藥品招標、限價到“平價醫(yī)院”的構想,可謂絞盡腦汁??上Чm得其反,江蘇醫(yī)療服務漲價方案之所以出臺,無非是相關部門依據(jù)醫(yī)院單方面出具的“服務成本高過服務價格”的數(shù)據(jù),不經聽證與第三方獨立審計,就匆匆出臺。
公立醫(yī)院依舊擁有相當?shù)男姓墑e,但它又深深介入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并且擁有龐大的醫(yī)療資源,控制著從進藥——看病——賣藥——服務定價的整個流程。在經歷了衛(wèi)生、物價等部門形式上的審核后,這種獨斷權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可以更加公開地向患者索取利潤。類似趨勢、在教育、城市體育休閑等國家投入為主導、實際操作卻徹底商業(yè)化的領域,也十分突出。
再回頭說說政府公務員補貼改革,其難度并不亞于企業(yè)。比如,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紛紛出臺對引資有功的公務員嘉獎舉措,這筆不菲收入究竟算工資還是補貼,實在是個未解難題。根據(jù)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只要某些政府職能部門對市場的控制范圍越廣,其利益尋租空間就越大,以補貼或其他形式出現(xiàn)的獲益,將持續(xù)不斷地流入口袋。
僅憑財政部的同體監(jiān)督,不過是促使公務員福利轉換為其他名目進行發(fā)放。
工資改革與服務漲價的矛盾統(tǒng)一論提醒我們,只有繼續(xù)深化改革,解除政府權力對市場的過多干預,打破某些國企的市場壟斷,我們才會獲得公平、透明的收入分配體系。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